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奥鸟资讯平台
做最好图文看天下生活新闻网
首页 > 更多 > 百姓声音

“十四五”公共服务如何从“有”到“优”

  到2025年,我国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这是国家发改委等21部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据了解,此次《规划》将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基本”与“非基本”进行分类,覆盖了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未来五年,我国公共服务如何实现从“有”到“优”,从均等化到普惠化?在1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缩小地区、城乡、人群差距

  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看来,“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的软硬件短板和弱项。”

  例如,在兜底性养老服务方面,《规划》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向低保、低保边缘、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偿和无偿集中托养服务。

  目前在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方面,需求就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院长李鸿泓在调研中发现,23.53%的家庭认为上门医疗服务的水平有限或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同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医疗风险升高、上门服务收费低廉等原因,对上门医疗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鸿泓建议,针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统一医疗服务流程,制定居家养老评估、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标准。同时,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推进,也可以避免老年人往返医院的奔波。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可以充分利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互联网”+公共服务等信息技术方式,因其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义务教育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已有96.8%的县(区)实现了基本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健全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

  为了保障教育均衡,除了保障足够的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之外,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还特别强调,要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实现“幼有善育、住有宜居”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共服务水平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城市或区域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和支撑,有利于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从“十三五”时期政府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十四五”时期覆盖更多领域并提出更高要求,非基本公共服务还将在哪些方面提质升级?

  此次发布的《规划》首次将非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其中: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逐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今年以来,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普惠性托育服务越来越成为刚需。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介绍,将不断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指导各地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安全、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晁桂明也指出,将推动各地适应生育政策调整,以县为单位优化普惠性幼儿园的布局规划。在城镇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和农村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管理,加快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

  在普惠性住房保障方面,《规划》也提出要求,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同时,将多种手段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使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惠及到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

  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参与

  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欧晓理强调,要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也正是《规划》中多处体现的原则。

  “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兜底的基本职能,而非基本公共服务,有较强的公共属性,它是付费的,与日常生活和国计民生都密切相关。”王鹏说,“这样的领域,如果完全由政府来做,不一定做得好,资金、精力有限,相对来说也不够专业。需调动社会化资本共同参与,可采取跟社会化资本合作的方式实现。”

  江瀚对此指出,“当前的公共服务更多地偏向于政府公共产品,具有非营利性、非竞争性,这些属性意味着它很难再形成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那么,在顶层设计层面,需要对这些民间资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让其具有盈利的可能”。

  要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并在企业收益和服务质量上有保障,这就需要做好降成本、促普惠、强监管三个方面的工作。

  欧晓理解释道,降成本,就是要统筹用好规划、土地、投资、税收、金融等多种支持政策,帮助降低服务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服务供给。促普惠,就是按照保本微利、优质优价、节约资源、公平负担的原则,加快理顺公共服务价格,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与当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遏制过度的逐利行为。

  “强监管,主要是构建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强化政府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机构的评审评价体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动提高服务质量。”欧晓理说。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吕银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 “十四五”公共服务如何从“有”到“优”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高蕾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