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奥鸟资讯平台
做最好图文看天下生活新闻网
首页 > 更多 > 百姓声音

2023问政北京新内需之综述

      2023年元旦假期,北京重点商企进账35.3亿元,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3.8%;北京151家景区累计营业总收入近2.5亿元,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5%……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扩内需”成为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防疫转段、政策优化、复工复产、烟火重燃,“内需消费”无疑已成为2023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抢眼的亮点。

      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对京城内需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

      事关消费的顶层设计密集出台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央层面,自去年12月起,事关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比如,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推动我国“内需消费”提级换挡。《纲要》聚焦全面促进消费,提出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的四大路径,包括: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针对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挑战,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其中三个“更好统筹”都与消费密切相关,包括: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一系列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的密集出台,为我国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搭建起四梁八柱。

      北京明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北京市也明确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本市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消费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北京要汇聚全球高端知名品牌,支持国内外一线品牌总部机构在京落地,大力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在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加快布局一批市内免税店,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同时,打造一批国际博览会、购物节、时尚周、消费展和世界级赛事活动,增强三里屯、望京、五棵松、麦子店、亦庄等国际消费社区吸引力,扩大入境消费。北京将依托双枢纽建成一批国际消费标志项目,打造北京临空国际免税城,培育具备全球辐射力的旅游消费增长点。

      此外,《纲要》提出,北京将建设一批新消费体验馆,加快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云终端等中高端信息产品研发和供给。在朝阳、海淀等地区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区,加快落地一批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2022年12月1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要求,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结合北京实际抓好落实。2023年,北京要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新年伊始,为提振消费信心,全市各区更是以内需为先,促进经济发展。东城区消费季已经拉开帷幕,北京电信联合新世界百货崇文店定向发放线上消费券共计约20万元,消费券涵盖服装、首饰、美妆、亲子、超市、餐饮等多个领域;西城区持续举办“西城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投放近千万元消费券,并对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综合性生活超市、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实体门店给予持续保供奖励、防疫支出补贴;朝阳区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鼓励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顺义区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让消费者在品味冬季美食的同时,享受丰富的优惠……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复工复产全面提速,消费市场也逐渐迎来各方期盼的“春天”。街头巷尾“重燃”烟火气,传递的是信心,释放的是活力,再次彰显了超大城市市场的韧性与容量。

      北京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画像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2023年,北京要着力扩大内需,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所给出的“骨架”,北京还在密集出台一系列方案、措施,为北京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添鲜活的“血肉”。

      像2021年9月印发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就已经在为北京扩大内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了颇为具体的图谱画像。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实施方案后发现,北京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再是“虚影”,而是擘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教育、医疗、会展等一系列的“城市名片”。实施方案中从四个方面绘制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画像:到2025年,从整体形象上,北京要成为彰显时尚的购物之城;从城市味蕾上,北京要成为荟萃全球风味的美食之都;从城市玩法上,北京要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从消费方式上,北京要成为引领创新生态的数字消费和新型消费标杆城市。这四个方面就为北京的消费画出像来:到2025年,北京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际上,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正式获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了纲要、又有了方案,还给北京的国际消费城市画了像,这一系列紧锣密鼓、务实性的举措,使得北京扩内需、增消费都有了具体的政策安排。

      北京扩内需面临十大重点任务

      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列明北京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完成10大重点任务。这十大重点任务包括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行动、文旅消费潜力释放行动、体育消费质量提升行动、教育医疗消费能级提升行动、会展消费扩容提质行动、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升级行动、消费环境新高地创建行动、消费促进机制协同保障行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中,不仅故宫、王府井、前门大栅栏、国贸等老牌商圈被“点名”,亦有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大运河景区、金海湖小镇、国家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等“新贵”加入,形成新型消费圈、消费新载体。比如,要建设城市副中心新型消费圈:以财富管理、金融科技为重点,植入新经济业态,培育新消费场景,提升新消费体验。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大运河景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建设为重点,布局一批高品质消费设施等。依托乐高主题乐园、国家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将周边区域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等。

      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行动中,首先就要布局数字消费新基建。加快千兆固网和5G网络建设,利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在朝阳区、海淀区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区,在全市布局建设10个以上国际标杆信息消费体验馆,各区建设不少于3家特色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等。同时,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在王府井、西单、国贸、三里屯等重点商圈试点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加大AR虚拟试穿、VR虚拟购物等体验式消费场景应用,逐步实现商圈核心业务在线化、运营管理数字化、消费场景智慧化,促进传统商圈向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转变。 文/本报记者  王斌  解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 2023问政北京新内需之综述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北青报 编辑:高蕾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