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讯 8月31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在北京举行专家研讨会。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影片出品人于冬,内蒙电影集团董事长曾涵等主创与多位影视行业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深入交流,围绕影片内容、制作、宣传等进行了分享。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在北京举行专家研讨会 |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王锵、阿云嘎、丁程鑫等主演。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草原”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由两个家庭的跌宕起伏切入,展现了各民族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动人故事。
内蒙电影集团董事长曾涵首先在发言中介绍了拍摄这部作品的初衷,他表示,80、90年代曾涌现出大量有关这段历史的文艺创作,新的时代为何要重新用电影语言讲述这段史实?“我们希望能在年轻一代当中发挥正向的作用,或者我们期待能够带给他们影响与改变。”
电影重现了当时淳朴的内蒙古牧民,如何给予大批南方孤儿无微不至的关怀,令观众十分动容。作为出品人,于冬细细梳理了《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创作历程。深入美丽的草原深处完成拍摄,尔冬升导演不仅记录美景,也记录了流沙、风暴。为了更好的还原上世纪60年代的样貌,剧组也搭建了大量实景,而这些也留在当地成为了内蒙古新的旅游资源。
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影片出品人于冬 |
此外,于冬还解读了电影中的诸多伏笔。例如,杜家孤儿的父亲之所以隐姓埋名,是因为他加入了研究原子弹的保密部队,舍小家为大家,这也和《长津湖》讲述的抗美援朝时期产生了延续的联系;阿云嘎所饰演的民兵,则负责在当时驻守边境,因此无法陪伴家人;结尾出镜的老额吉,是非职业演员,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当年仅她一人就养育了10个孤儿,“她的部分都是一条过,现在看到的台词完全是真情流露。”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 |
与会专家学者也在随后的研讨过程中分享了各自对《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理解。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肯定了影片的深刻历史意义,他也期待通过有效的宣传能够帮助作品在中秋档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则从《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看出了民族融合的大叙事,以及小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救赎。这一点让他深受触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海的尽头是草原》追求以最朴素的情感力量叩开观众的心门。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故事与世界电影观众达成共情、共鸣、共振,这正是电影作为人类情感表现媒介的要义所在。
目前,《海的尽头是草原》已宣布定档9月9日全国公映。